悟空 量子通信卫星_量子工作室黑神话悟空宣传
1.国产游戏的崛起,只能靠3A大作来证明?为啥大家对3A这么执着?
前段时间,《黑神话悟空》的火爆,顺带也让玩家认识了一个新的 游戏 公司—— 游戏 科学。 游戏 科学核心成员都来自腾讯的新闻,成为许多玩家议论的焦点。
许多玩家都很好奇,为何离开腾讯反而给我们带来了,《黑神话悟空》这样振奋人心的作品,但是在腾讯时却毫无名气?
原本以为 游戏 科学的例子,只是个例。但最近胖大海接触到了一款全新 游戏 ,其品质同样让人惊叹,被称为国内最像“3A”大作的 游戏 ,其主创团队竟也是出自腾讯。离开腾讯就能做出神作了?当年那次整合,到底有多少人才从腾讯流失?
腾讯 游戏 从无到有,从 游戏 圈的新人到成长为今天的巨无霸,其中有着几次关键的转折。对玩家来说最近的一起,便是2014年的内部合并。
腾讯 游戏 成立于2003年,由qq 游戏 大厅起家到2014年前,腾讯旗下共有8大 游戏 工作室,分别为琳琅天上、天美艺游、卧龙、量子、光速、魔方、北极光、五彩石。其中有腾讯自家的自研工作室,如量子;也有中途并购的 ,如光速。
在2014年腾讯对旗下业务进行了大范围的整合,腾讯 游戏 的工作室合并也由此展开。原本的大工作被拆分为20几个小工作室,再分属于天美、光子、北极光、魔方等五大工作室群。大家熟知的研发和平精英的光子,就是由量子和光速合并而来。
而做出《黑神话》悟空的 游戏 科学,其核心成员也基本来自量子。但这一年,出走的绝对不是 游戏 科学而已。如果对fps 游戏 感兴趣,可能听说过一款全新类型的fps 游戏 ——《边境》。其团队负责人也是腾讯走出来的。
《边境》是一款主打太空枪战的fps 游戏 ,研发团队为柳叶刀工作室。 游戏 中的地图由常规的陆地,被搬到了太空之上。整个 游戏 画面非常写实,玩家需要克服在太空的失重影响,手持各种武器,赢得比赛胜利。
整个 游戏 最大的特色便是 游戏 环境的变化,360度的失重体验,让玩家熟悉的枪战变得更加新鲜刺激。整个 游戏 利用太空的独特环境,做出了一款特殊的fps 游戏 。 游戏 里没有阻力存在,即使你拿着也能命中几百米外的目标。
由于失重,行动变得如同超人,想要灵活的躲闪必须利用太空服的动力装置。环境的环境的改变,让这款fps 游戏 变得格外与众不同。
《边境》是索尼中国之星的扶持 游戏 ,支持索尼的虚拟现实设备,在chinajoy上曾放出过体验版,供玩家试玩。试玩后的评价一直非常不错,许多玩家将其称为中国最像“3A”的一款 游戏 。
而制作《边境》的柳叶刀工作室,其负责人便曾是腾讯旗下琳琅天上工作室的一员。负责过逆战版本的开发。而最初太空战的构想便是逆战的一个新版本。《逆战》作为腾讯旗下少有的精品 游戏 ,曾创下100万人在线记录。
但在2014年的工作室合并中,琳琅天上被天美合并。许多核心负责人纷纷出走,其中便有柳叶刀工作室的负责人崔永亮。
前有优卡、后有崔永亮,还有手游中的海外巨头莉莉丝创始人王信文,也曾是北极光工作室的策划,同样是在2013年底离开了腾讯 游戏 。可能还有更多我们无法知道的 游戏 制作人,也在同样的时候离开了腾讯 游戏 。
2014对腾讯整个集团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由于在之前腾讯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由原来的业务系统制升级为事业群制,旗下 游戏 工作室也开始进行整合。从结果来看,这种整合无疑是成功的,之后腾讯 游戏 便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但这种整合也有很大负面影响,对 游戏 制作来说便是内部竞争更加激烈,以营收来衡量成败变成了常态。让腾讯 游戏 至此之后,很少再涉足长线项目。更多以氪金 游戏 为主。类似琳琅天上这种实力不错,玩家口碑也很好但是赚钱能力不足的便会被压缩生存空间。这也是许多 游戏 制作人选择出走的主要原因。
当 游戏 以能否赚钱为衡量标准时,想要做出一款高质量的口碑 游戏 便变得困难起来。这也是为何这些制作人离开腾讯反而能够做出好 游戏 的原因。#绝地求生赛#
国产游戏的崛起,只能靠3A大作来证明?为啥大家对3A这么执着?
游戏科学以前做过《斗战神》网游。
《黑神话:悟空》的制作团队游戏科学此前做过《斗战神》网游,这款游戏的剧情、世界观、质量都很不错,但是网游的技术力跟单机3A是有差距的,而且他们团队自己创业后,只做出了几款手游来储备资金,《黑神话:悟空》是他们的第一款3A大作,要想“一鸣惊人”是有难度的。
《斗战神》是虚拟印象原创爆笑3D动画。改编自量子工作室出品角色扮演游戏《斗战神》。动画版《斗战神》依据了游戏故事背景,但用搞笑讽刺的手法刻画了各种传说人物的生活。
《斗战神》技能系统
在《斗战神》中,英雄的技能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领悟技能、一般技能以及装备技能。一般技能,就是玩家的通用技能,包括闪避、跳跃、回城、离魂等等。而针对不同的英雄,也会有不同的一般技能,比如说玉狐就有玉花甘霖、牵魂铃等不同的技能。而装备技能,则是当玩家拥有某些特殊装备时,附加在装备上的技能。
不同英雄有不同的一般技能在实际战斗中,我们用的最多的就是玩家的领悟技能,也就是不同英雄学习的战斗技能。技能的等级越高,技能产生的伤害效果或是回复效果也就越明显。在游戏中,提升技能的等级,是提升战斗力最快捷的方式。
“都已经2022年了,怎么国产 游戏 画质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水平了?”
“究竟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出一款国产3A大作?”
这几年,每当有国产 游戏 问世时,“3A大作”这个词就如同幽魂一般,时不时浮现在耳边。对于国产3A 游戏 大作的殷切期盼,仿佛陷入到了某种魔怔情绪之中。
3A是英文缩写,就是大量、大量成本、大量金钱的意思,最初是由老美提出的一个概念。
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内容,主要从 游戏 研发资金、团队人数、研发周期等方面来考虑。更有甚者,有人将指标进一步细化,将多边形数量、光线追踪、互动件数、文本数量等纳入范畴。
不管如何定义,3A 游戏 大作并无具体的量化指标,是否是3A大作,全凭感觉。你要觉得它是,那它就是了。
《巫师3》《GTA5》《荒野大镖客》《底特律变人》都是公认的3A大作,至于《如龙》《骑马与砍杀》《量子破碎》《超凡双生》算不算3A大作,玩家各有看法。
3A虽然是舶来词,在国外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火。我们是来玩 游戏 的,只要 游戏 好玩就行,至于你是不是3A,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更何况最近几年翻车的3A大作比比皆是,3A并不代表 游戏 整体质量高出别人一筹。譬如2021年TGA最佳 游戏 《双人成行》就并非是3A大作。
那3A这个这字眼是怎么在国内被炒起来的?为何它会和“国产 游戏 ”这四个字挂钩?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3A这个词在国内,大多出现在主机 游戏 领域。至于手游、网页 游戏 ,压根和3A不沾边,玩家也没有太大的兴致去了解所谓的3A大作。
主机玩家,或者说是单机 游戏 玩家,由于经常接触国外大作,也是和3A联系最紧密的一批玩家。
现如今的玩家对于国产 游戏 的成就呈现出两极的看法。
积极的看法是,大量国产手游远销海外,霸占各种榜单,创造大量外汇,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说明国产 游戏 受到海外玩家的认可。
消极的看法是,无论是手游做得再好,都是圈钱氪金 游戏 ,骗钱的把戏,无法形成优秀文化输出。我们需要的是像《战神4》《最后的生还者》那样高质量3A大作。
用网友朋友的话说,3A大作是实力的象征。国产 游戏 只有做出一款真正的3A大作,才能称得上是牌面,才能配得上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才能让外国玩家高看我们,才能形成真正的文化输出。
我十分能够体会这种想法,我们从小到大接触到的掌机、街机、主机平台上的 游戏 ,几乎被欧美和日本垄断,好不容易20多年前,国产单机 游戏 有一段黄金期,结果却被盗版给毁了。
太遥远的事情就不说了,单说最近十几年。我们从《三国志》里体验日本为我们烹制的中华文化大餐,从《仁王》《对马岛之魂》体验日本文化,从《GTA》《荒野大镖客》体验美国文化,从《巫师3》体验波兰文化,从《上古卷轴5》体验北欧文化,甚至从《小镇惊魂》了解东南亚文化,至于《刺客信条》系列就更不用说了……
作为玩遍了各种3A 游戏 大作的国内主机玩家,又何尝不想在屏幕跟前,能够有朝一日看到由我们亲自打造的3A大作呢?尤其看到各种被老外魔改的中华文化元素后,这种想法也就越来越强烈。
最近几年,STEAM和PS平台的中国玩家数量越来越大,众多优秀的国外大作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在国内圈钱手游泛滥的背景下,国产3A大作呼声越来越高。
一些自媒体和 游戏 厂商为了流量和热度,迎合了这种呼声,开始频繁炒作“3A大作”这个概念,甚至连“3A兴邦”这种说法都冒出来了。
这几年国产单机大作无论是《古剑奇谭3》《仙剑奇侠传7》,还是《神舞幻想》《轩辕剑7》,都会被拿来与3A大作进行对比,就连《天命奇御2》这样的小众 游戏 ,都会被人吐槽画质跟不上时代。
在某网站,有人将《古剑奇谭3》和《巫师3》的细节纹理和场景渲染作对比,然后得出结论:国产 游戏 都是乐色,想要3A大作,等下辈子吧。
如此无厘头的评鉴不在少数,但他们却刻意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巫师3》研发资金是8千万美元,核心研发人数为250人,总共参与研发的足足有1500人之多。而国内的单机 游戏 研发成本超过1亿人民币的几乎没有,超过一百人的团队更是屈指可数。
现如今国内不少玩家,将3A 游戏 大作的重任,放在了《仙剑》《古剑奇谭》这些单机 游戏 身上,殊不知研发这些 游戏 的大宇公司、网元圣唐,在国内 游戏 公司排名里,连前二十名都排不进去。
相反,国外盛产3A大作的任天堂、微软、索尼等公司,都是 游戏 界的龙头企业,他们拥有雄厚的资金和经验能够扛得这面旗帜。
那么请问,是什么理由,让你相信大宇、网元圣唐这些国内“三流” 游戏 公司能够做出一款三A 游戏 大作呢?是用爱来发电,还是说你相信奇迹?
曾经的“3A大作”是一种鞭策的力量,然而这种力量在各种情绪的渲染下,变成了一股膨胀的力量,变成了一道催命符,变成了一碗毒药。
尤其在看到《黑神话悟空》这款尚未问世的作品,被很多人无限拔高,到了一个岌岌可危的高度后,这种感觉便越来越强烈。
我不知道现如今国内有多少的 游戏 公司,为了迎合玩家日益高涨的“国产3A大作”情绪,去做一些超出能力、资金范围的事情。
这并非小孩过家家,可以重新来过,一旦翻车,对于腾讯、网易这些大厂来说,无足轻重,但对于大宇、网元圣唐这样的公司而言,就是灭顶之灾。
任何事情改变都有一个过程,3A大作这样高风险的项目未必适合眼下的国产 游戏 环境,太过刻意的东西往往适得其反,没有哪一家 游戏 公司有义务要去为玩家廉价的情绪去买单。
相比3A大作,类似于《鬼谷八荒》《太吾绘卷》《中国式家长》作品,更像是一条适合复制的轨迹。
忘掉所谓的3A大作吧,现如今的国产 游戏 已经不需要用3A大作来证明自己。或者说,我们从来都不需要用 游戏 来证明我们有多么强大。
或许当有一天,当我们不再怀念3A大作的时候,国产 游戏 才算真正崛起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