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神话悟空会上ps5吗

2.中国单机市场缺的是好的游戏,还是好的玩家?

黑神话悟空能用手机玩吗_黑神话悟空能在掌机上玩吗为什么

“都已经2022年了,怎么国产 游戏 画质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水平了?”

“究竟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出一款国产3A大作?”

这几年,每当有国产 游戏 问世时,“3A大作”这个词就如同幽魂一般,时不时浮现在耳边。对于国产3A 游戏 大作的殷切期盼,仿佛陷入到了某种魔怔情绪之中。

3A是英文缩写,就是大量、大量成本、大量金钱的意思,最初是由老美提出的一个概念。

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内容,主要从 游戏 研发资金、团队人数、研发周期等方面来考虑。更有甚者,有人将指标进一步细化,将多边形数量、光线追踪、互动件数、文本数量等纳入范畴。

不管如何定义,3A 游戏 大作并无具体的量化指标,是否是3A大作,全凭感觉。你要觉得它是,那它就是了。

《巫师3》《GTA5》《荒野大镖客》《底特律变人》都是公认的3A大作,至于《如龙》《骑马与砍杀》《量子破碎》《超凡双生》算不算3A大作,玩家各有看法。

3A虽然是舶来词,在国外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火。我们是来玩 游戏 的,只要 游戏 好玩就行,至于你是不是3A,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更何况最近几年翻车的3A大作比比皆是,3A并不代表 游戏 整体质量高出别人一筹。譬如2021年TGA最佳 游戏 《双人成行》就并非是3A大作。

那3A这个这字眼是怎么在国内被炒起来的?为何它会和“国产 游戏 ”这四个字挂钩?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3A这个词在国内,大多出现在主机 游戏 领域。至于手游、网页 游戏 ,压根和3A不沾边,玩家也没有太大的兴致去了解所谓的3A大作。

主机玩家,或者说是单机 游戏 玩家,由于经常接触国外大作,也是和3A联系最紧密的一批玩家。

现如今的玩家对于国产 游戏 的成就呈现出两极的看法。

积极的看法是,大量国产手游远销海外,霸占各种榜单,创造大量外汇,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说明国产 游戏 受到海外玩家的认可。

消极的看法是,无论是手游做得再好,都是圈钱氪金 游戏 ,骗钱的把戏,无法形成优秀文化输出。我们需要的是像《战神4》《最后的生还者》那样高质量3A大作。

用网友朋友的话说,3A大作是实力的象征。国产 游戏 只有做出一款真正的3A大作,才能称得上是牌面,才能配得上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才能让外国玩家高看我们,才能形成真正的文化输出。

我十分能够体会这种想法,我们从小到大接触到的掌机、街机、主机平台上的 游戏 ,几乎被欧美和日本垄断,好不容易20多年前,国产单机 游戏 有一段黄金期,结果却被盗版给毁了。

太遥远的事情就不说了,单说最近十几年。我们从《三国志》里体验日本为我们烹制的中华文化大餐,从《仁王》《对马岛之魂》体验日本文化,从《GTA》《荒野大镖客》体验美国文化,从《巫师3》体验波兰文化,从《上古卷轴5》体验北欧文化,甚至从《小镇惊魂》了解东南亚文化,至于《刺客信条》系列就更不用说了……

作为玩遍了各种3A 游戏 大作的国内主机玩家,又何尝不想在屏幕跟前,能够有朝一日看到由我们亲自打造的3A大作呢?尤其看到各种被老外魔改的中华文化元素后,这种想法也就越来越强烈。

最近几年,STEAM和PS平台的中国玩家数量越来越大,众多优秀的国外大作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在国内圈钱手游泛滥的背景下,国产3A大作呼声越来越高。

一些自媒体和 游戏 厂商为了流量和热度,迎合了这种呼声,开始频繁炒作“3A大作”这个概念,甚至连“3A兴邦”这种说法都冒出来了。

这几年国产单机大作无论是《古剑奇谭3》《仙剑奇侠传7》,还是《神舞幻想》《轩辕剑7》,都会被拿来与3A大作进行对比,就连《天命奇御2》这样的小众 游戏 ,都会被人吐槽画质跟不上时代。

在某网站,有人将《古剑奇谭3》和《巫师3》的细节纹理和场景渲染作对比,然后得出结论:国产 游戏 都是乐色,想要3A大作,等下辈子吧。

如此无厘头的评鉴不在少数,但他们却刻意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巫师3》研发资金是8千万美元,核心研发人数为250人,总共参与研发的足足有1500人之多。而国内的单机 游戏 研发成本超过1亿人民币的几乎没有,超过一百人的团队更是屈指可数。

现如今国内不少玩家,将3A 游戏 大作的重任,放在了《仙剑》《古剑奇谭》这些单机 游戏 身上,殊不知研发这些 游戏 的大宇公司、网元圣唐,在国内 游戏 公司排名里,连前二十名都排不进去。

相反,国外盛产3A大作的任天堂、微软、索尼等公司,都是 游戏 界的龙头企业,他们拥有雄厚的资金和经验能够扛得这面旗帜。

那么请问,是什么理由,让你相信大宇、网元圣唐这些国内“三流” 游戏 公司能够做出一款三A 游戏 大作呢?是用爱来发电,还是说你相信奇迹?

曾经的“3A大作”是一种鞭策的力量,然而这种力量在各种情绪的渲染下,变成了一股膨胀的力量,变成了一道催命符,变成了一碗毒药。

尤其在看到《黑神话悟空》这款尚未问世的作品,被很多人无限拔高,到了一个岌岌可危的高度后,这种感觉便越来越强烈。

我不知道现如今国内有多少的 游戏 公司,为了迎合玩家日益高涨的“国产3A大作”情绪,去做一些超出能力、资金范围的事情。

这并非小孩过家家,可以重新来过,一旦翻车,对于腾讯、网易这些大厂来说,无足轻重,但对于大宇、网元圣唐这样的公司而言,就是灭顶之灾。

任何事情改变都有一个过程,3A大作这样高风险的项目未必适合眼下的国产 游戏 环境,太过刻意的东西往往适得其反,没有哪一家 游戏 公司有义务要去为玩家廉价的情绪去买单。

相比3A大作,类似于《鬼谷八荒》《太吾绘卷》《中国式家长》作品,更像是一条适合复制的轨迹。

忘掉所谓的3A大作吧,现如今的国产 游戏 已经不需要用3A大作来证明自己。或者说,我们从来都不需要用 游戏 来证明我们有多么强大。

或许当有一天,当我们不再怀念3A大作的时候,国产 游戏 才算真正崛起呢?

黑神话悟空会上ps5吗

少见的印度传统神话 游戏 ,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如此充满“咖喱味”的旅行,也可谓是难得的体验。

- 印度风味浓郁

- 动作系统设计酷炫

- 2D的皮影过场动画难得一见

- 不少有趣的小型解谜

- 打击手感欠佳

- 部分动作判定范围过小

- Bug过多

- 对印度传统神话有兴趣的玩家

一千年前,恶魔在大战中落败,为了复仇,他们再次向神发起挑战,并威胁到了人类的安危。人类的城市和城堡纷纷被攻陷倒塌,人类受尽恶魔的侵害。一位名叫Raji的女孩,被众神选为人类唯一的捍卫者,踏上了解救弟弟Golu的征途。

游戏 由印度开发组制作,也因此才得以展现出最本土的文化气息。大量印度传统的吹奏和打击乐器被运用其中,带来最纯正的印度音乐。甚至连角色语音,也是那股地道“印式英语”口音。

游戏 主要分为2D播片和3D游玩两个部分。

2D的过场动画,用了皮影的手法,人物活泼灵动,充满了古典气息,非常值得一看。

而其3D画面,在Switch上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对印度 游戏 开发商的优化能力,也不用抱有太高的期望。

掌机模式下目测540P 30帧,电视模式下约900P 30帧,某些场景会有轻微掉帧,但不影响游玩。虽然贴图和建模质量上有着不少妥协,但分辨率还是可以的,相信多数玩家能够接受。

不过 游戏 在场景设计上下的功夫很足,大量印度风格的中世纪建筑,和Pahari艺术风格的运用,相信会让许多玩家眼前一亮。搭配上别有风味的印度传统配乐,使得 游戏 极具沉浸感。

本作目前由Switch限时独占,并将于之后登陆Steam。相信到了PC上,我们还能见到更为精致细腻的印度风景。

游戏 的gameplay部分,看上去很像老战神。攀岩、跳跃、解谜,然后到达固定点触发战斗。

地图上有着不少隐藏路径可供 探索 。玩家可以在许多隐蔽的场景中,获得升级技能所需要的点数。而在主线流程中,也有一些简单的解谜可供游玩,虽然难度不高,但也极具 游戏 性。

在战斗系统上, 游戏 虽然能看到一些其他作品的影子,但也做出了不少革新。例如绕柱攻击、踩墙攻击、跳跃组合攻击等等,都令人耳目一新。

游戏 中长矛、弓箭等各种武器,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攻击方式和战斗技巧,玩家在游玩过程中逐步获得这些武器,并收集点数用于升级武器的技能。

可以说,这是一部博众长的作品。但可惜在这一借鉴学习过程中,可能由于经验不足,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创新而妥协, 游戏 的战斗打击感欠佳,攀爬跳跃的判定范围也有问题,时不时会出现摔死的情况。希望这些问题能在未来的更新中得以解决吧。

自从微软把Windows的开发重心放到印度,Win10每次更新就总会有不少大大小小的bug,因此就有了“咖喱味Win10”的称呼。

而本作的代码也犯了一样的毛病,存在着诸多bug,有些甚至比较恶性——部分触发后,若在下一存档点前关闭 游戏 ,下次开启 游戏 会在触发前,但 游戏 却识别为已经触发,这就会导致 游戏 流程完全卡死,只能删档重开。

这里我列一下我遇到的部分Bug,以便各位在 游戏 时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 游戏 版本:1.0.1)

-2D过场的时候,如果待机,下次动画会卡死,声音继续播放。

-同一场景在触发过但未存盘的情况下,如果关闭 游戏 再次启动,可能会无法再次触发,导致不能正常推进流程

-使用ZL举起武器时,可能会导致人物动作卡死,无法进行攻击,受到伤害后才会解除这一状态

-死亡后可能会跳过某些场景,直接复活在下一检查点

-有时战斗结束后,通往下一场景的空气墙不会消失,需要重新返回战斗点触发解除

这样一款来自印度的作品,能做到这个水准,我认为是非常出色的了。尽管有着不少其他 游戏 的痕迹,但在这些模仿和借鉴中,制作团队却并没有一招一式地去照搬,而是加入了大量的创新,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虽然 游戏 有着诸多瑕疵,但至少就“文化风味”这一点上,对于印度传统神话故事有兴趣的玩家绝对应该尝试一下。但考虑到本作目前bug较多,各位在入手之前还是谨慎考虑。

在油管上IGN发布的《黑神话 悟空》下,有这样一条评论:“I don't get why there aren't more games based on Chinese and Indian mythology. There's soooo much content there”——“我不知道为什么讲述中国和印度神话的 游戏 这么少,他们(的传统文化)内容明明这么丰富”。

确实,作为世界上最悠久的两大文明,中国和印度拥有着最古老、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神话故事。尽管同样有着畸形的 游戏 市场,但我们的经济水平和技术实力却也远在印度之上。

《Raji 远古》作为一款动作 游戏 ,我们能在其中看到一些《战神》《暗黑3》等一些ACT和ARPG的影子。但在这种影子下,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风味,是有着自己的独特创新的。

在这一点上,《悟空》也是如此。虽然看上去有些《只狼》《仁王》《怪猎》的影子,尤其是Boss“灵虚子”的动作像极了怪猎里的迅喵。但仔细一看的话就会发现,在 游戏 战斗系统的设计思路上,这部作品其实并没有非常像哪部作品,而是拥有着自己最为独特的风格。

中国单机市场缺的是好的游戏,还是好的玩家?

《黑神话悟空》会上PS5。

根据《黑神话悟空》官方Q&A页面显示,本作除了PC外,还将登录PS5和Xbox,并且也不排除支持可流畅运行本作的云游戏平台。游戏科学表示《黑神话悟空》用的是一次性买断制的经典单机付费模式,未来不排除有发售DLC与非数值向的内购内容。

目前本作的Steam/Epic页面已开通,游戏预计将于2024年夏季推出。感兴趣的玩家们可前往各大游戏平台将其添加到自己的愿望单。《黑神话悟空》是由游戏科学公司制作的以中国神话为背景的动作角色扮演游戏。玩家将扮演一位“天命人”踏上一条充满危险与惊奇的西游之路。

《黑神话悟空》的游戏评测

《黑神话悟空》在经历了斗战神时代的失败,以及这些年做手游的积累,会在成本把控团队管理上做的更好。它不仅是简简单单的一款游戏,通过它背后的故事,或许更有借鉴意义。而这部游戏并不是造梦神话,而是中国国产单机走向正规工业化的第一步。

如果说《黑神话悟空》在中国的火爆,是吃了《西游记》的国民度红利,但是在国外,没有西游滤镜的众多国际友人们,同样被这段实机演示所吸引,并不吝赞美之词。《黑神话悟空》所选取的《云宫迅音》版本是交响乐版,和原版相比,气势更为恢宏,史诗氛围更为浓郁。

国内单机市场缺的是好的游戏

国内的游戏市场,缺乏的是好的游戏。为什么是缺乏好的游戏,因为玩家是去适应游戏的,好的游戏并不会缺少玩家,同样也不会缺少好的玩家,而有的时候呢,游戏玩家在某方面具备惊人的天赋,但是却没有合适的游戏供他发挥。

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好的玩家就好比千里马,而好的游戏好比伯乐,千里马是常有的,而伯乐是缺少的。

单机游戏吸引人的重点应该是游戏的内容,游戏的方式,制作等等决定游戏的因素,如果在这上面肯下功夫好的游戏自然就会浮出水面。